• 改造暖心:工程改善环境,居民生活变了样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在胜利路电子城附近,一场关于社区服务的变革正悄然发生。自“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居民与社区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问题解决也更为迅速。   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沟通渠道不畅,居民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难以得到及时回应。如今,随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入户走访,居民们的热情明显提升,不再像以前那样藏着掖着,而是主动向社区反映问题,寻求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和透明度。   在试点工作开展中,北商业巷社区充分发挥辖区网格长、单元长、楼栋长的作用,同时联合社区在各楼栋推选热心居民作为联络员...
    Time:2025年10月13日 17:38:20  Read:9℃
  • 暖心守护:聚焦困难群众,落实政策关怀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来到万方城3号楼的刘隧显家中,5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着一家四口。刘隧显有一位长期卧床不起的老母亲,自2022年摔伤导致行动不便后,夫妻俩便轮流日夜守护在她身边。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刘隧显的爱人宋长萍辞去了原本在超市的工作,刘隧显则利用自己的水电技能,在物业和社区打零工来维持生计。他们患有先天残疾的儿子,虽然已有31岁,但还不能完全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网格员毛海霞在入户时了解到,刘隧显身患膀胱癌,爱人宋长萍也身患肾结石。为此,她向社区提出了计划生育特扶的申请,忙前忙后收集、填报资料,最终让刘隧显享受到省市区三级补贴一年共9220元。   受益于西宁市对...
    Time:2025年10月13日 17:38:08  Read:14℃
  • 【专家观点】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 创新生态环境法治建设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面对日益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仅依靠传统行政手段或单一法律规制已难以有效应对,亟须构建一个融理论引领、文化认同与国际视野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环境法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一重大要求,不仅为新时代环境法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也为青海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实践引领。我们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认真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低碳转型等地方立法...
    Time:2025年10月13日 17:37:58  Read:8℃
  • 青海省互助县:特色产业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东山乡寺尔村冷链库推动2600吨马铃薯反季上市,东山村淀粉厂全自动生产线带动20余名妇女家门口就业。”10月11日,时值马铃薯丰收季节,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马铃薯全产业链,当地在种植、销售、加工等环节开展深度合作,直接带动农户增收。   聚焦马铃薯产业发展,互助县通过双垄覆膜技术实现每亩增产250公斤,建成2333公顷“种薯培育—加工—销售”闭环基地。除马铃薯产业外,互助县立足资源禀赋,以全产业链思维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将“土招牌”变成“金名片”。互丰集团“青杂”系列杂交油菜亩产相较对照组高100公斤且远销蒙古国、俄罗斯,汉尧粮油通...
    Time:2025年10月13日 17:37:38  Read:10℃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江河同源润同心 传承文脉聚合力——青海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生动实践(四)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秋季青海“层林尽染”的胜景里,跃动着民族团结的温暖底色。这里的秋,不仅是自然的调色盘,更是各民族携手共赏、同心筑梦的画卷。在西宁市城北区豹街文旅特色街区,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民族代表站在主题花车上挥手致意,青唐鼓韵与民族歌舞交织共鸣,西宁市城东区“共富工坊”里的非遗展品与特色美食香气交融,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诠释着青海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   作为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织的省份,青海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核心任务,以文化传承为纽带,以创新实践为路径,让各民族在文化认同中凝聚人心,在共同发...
    Time:2025年10月13日 17:37:10  Read:9℃
  • 舞剧《唐卡》以沉浸式演出推动文旅融合新发展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 包拓业 报道)2025年4月起,青海省演艺集团文惠演出公司联合西宁市新演艺空间,共同推出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唐卡》新空间沉浸式演出项目。该项目以唐卡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通过“演艺+文旅”的创新模式,打造具有青海地域特色的文旅新地标,有效激活文商旅产业联动发展。自项目启动以来,舞剧《唐卡》已累计演出百余场,受到观众广泛好评。演出通过情感化的艺术表达,使观众在沉浸体验中感受唐卡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多家旅行社积极引入相关旅游产品,推动形成线下观演客流小高峰。据统计,已有近20000名游客通过云闪付、携程等线上平台购票观看。舞剧《唐卡》首次以全场景沉浸式演艺的...
    Time:2025年10月13日 17:36:45  Read:13℃
  • 记者手记:在三江源,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三江源归来,采访小组每一遍翻看素材,心中都涌起一阵感动。此行之前,“守护中华水塔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或许只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标语,但在他们的故事里,我触摸到了这句话最具体、最滚烫、最动人的脉搏。索布查叶冰川下,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如同隐匿在冰谷间的水源,默默无闻,滴滴汇聚,奔流不息。一本本厚厚的巡护日志,每一座叫得出名字的山峰,都是关于“守护”的见证。采访间隙,巴洪加罗的儿子给我看了他画的“雪豹下山”的素描画,男孩腼腆地说,希望以后能画出更多动物让更多人了解他的家乡。队员们说他们的守护就是为了给孩子们留下干净的河流,舒适的生活环境。山谷间,父子相视的那一刻,便完成了一次关于“守护”无声却深刻的...
    Time:2025年10月13日 17:36:33  Read:11℃
  • 【接续奋进的中国】非凡十年 我们这样守护中华水塔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谢青玉 党成恩 赵生欣 报道)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高寒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和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突出的生态功能,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2015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2021年,三江源成为首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迈入系统化、...
    Time:2025年10月13日 17:36:05  Read:9℃
  • 【海西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采访活动】青海都兰县:草方格“锁住”69.8万亩黄沙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包拓业 张小千 报道)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的夏日哈镇,广袤的沙地上,一群身影正顶着秋风辛勤劳作。社会管护员马尚军和同事们弯着腰,熟练地将一束束稻草压进沙中,再用铁锹牢牢夯实,一个个整齐的草方格不断向远方延伸,为流动的沙丘披上坚实的“铠甲”。“现在辛苦点,把草方格扎稳,明年春天就能在里面种上树苗了。你看那边,去年治沙的地方,新疆杨已经绿油油地长起来了。”马尚军指着远处说。这片正在发生变化的土地,是都兰县深入推进“三北”六期工程攻坚战的生动缩影。“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以来,都兰县将其视为“头号生态工程”全力推进。据都兰县林业和草原局项目管理室负...
    Time:2025年10月13日 17:35:47  Read:11℃
关于我们
青海之声是一个专注于分享青海本地资讯的独立信息平台,我们并非官方媒体,但致力于通过精选内容和多元视角,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地域信息与文化观察。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19-2025 青海之声 (qhradio.com). Powered by QHRADI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