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学团走进青海都兰 金色藜麦田:充满泥土芬芳的教科书
    同学们采摘枸杞。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金灿灿,红满仓。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藜麦熟了,一望无际的红色田野等待着收镰。10月16日,“红杞风光别样美 高原研学探海西”活动研学成员踏进都兰,用一粒“高原金种子”藜麦开启研学的大门。   都兰的土地是慷慨的。途中,带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都兰的特点和种植藜麦的优势——年均3000小时的日照把暖意揉进沙质土壤,昆仑山融雪化作涓涓细流,在昼夜15℃的温差里,孕育出蛋白质含量达16%至22%的“高原黄金谷”。   “这就是藜麦吧,太漂亮了,红色的枝头上挂满了谷物,像一位低下头的绅士诉说着对土地的感恩。”胡文辉同学写下这样的笔记。...
    Time:2025年10月17日 09:04:13  Read:5℃
  • 青海柴达木第一镇历史陈列馆 老物件藏着流金岁月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天蓝云轻,阳光明媚。研学团队来到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的柴达木第一镇历史陈列馆。   同学们有这样的疑问,为啥叫“第一镇”?讲解员汪青霞说,因为它是海西州首个建制镇,人口在全州乡镇中是最多的。11.84万亩永久耕地占全州耕种面积的十分之一。第一镇不仅诞生过世界高产纪录,1954年青藏公路也是从这儿起步,“柴达木粮仓”的名号更是名不虚传。   “60多年前,这口汉族灶台刚来就改变了这里少数民族用三岔锅做饭的习惯。”展馆里,讲解员汪青霞指着灶台介绍,一下子把师生们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陈列馆里处处藏着“有故事的细节”。红墙上泛黄的照片,记录...
    Time:2025年10月17日 09:03:52  Read:6℃
  • 青海格尔木枸杞远销欧洲多国
    工人在称重。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10月15日,“红杞风光别样美 高原研学探海西”活动研学团队成员一路向西,到达古丝绸之路南道羌中道的重要驿站——格尔木市。   20名同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走访格尔木亿林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时,发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柴达木枸杞能走向世界,这颗小小的红色果实背后藏着怎样的产业密码?   格尔木市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为枸杞出口持续注入动能。亿林枸杞等多家枸杞出口企业的产品远销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格尔木市已有6家企业通过有机认证,认证面积1.8万亩;8家生产主体通过绿色认证,认证...
    Time:2025年10月17日 09:03:30  Read:7℃
  • 扫码解锁!青海西宁210个智能车位投用
    智能车位锁升起。李延绯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超过15分钟免费停车时间后,智能停车位挡板会自动升起,司机在扫码缴费后,挡板则会自动降下。10月16日,西宁市海湖广场智能停车位投入使用。   16日9时许,海湖广场环岛两侧的露天停车位停满了车,现场无人值守。每一个停车位左后方,安装有长方形的黄色平板车位锁,它采用与地面齐平的埋入式设计,每个车位上面有对应的微信和支付宝二维码,写着“扫码付款,落板离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车辆停靠15分钟后,智能停车设备会自动上升一个挡板装置,以此限制车辆后轮通过。扫码完成缴费后,智能车位锁自动“缩”进地面,路面又恢复平整。不一会儿,又...
    Time:2025年10月17日 09:03:15  Read:6℃
  • 青海西宁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商务部公布“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做法案例集”,西宁市凭借其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成功入选,成为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标杆典范,为全省唯一入选经验做法案例。   西宁市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公共资源投入,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将便民生活圈作为城市“毛细血管”,持续激活经济“微循环”,点旺城市“烟火气”,为打造高原城市高品质生活新标杆积累实践经验。   自2023年西宁市被列入“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起,西宁市商务局迅速行动,紧紧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目标与重点任务,按照“一圈一策一特色”思路,因地制宜细化属地“生活...
    Time:2025年10月17日 09:02:56  Read:9℃
  • 青海湟中13万亩马铃薯开挖
    务工人员采收马铃薯。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10月16日,西宁市湟中区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随着机械的轰鸣,一颗颗马铃薯破土而出,村民们紧随其后,麻利地分拣、装筐,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目前,湟中区13万亩马铃薯已进入全面采收阶段。   位于甘河滩镇卡跃村的青海薯乐种养殖合作社联社种植基地,马铃薯收获机匀速前进,裹着新鲜泥土的马铃薯顺着传送带滚落,务工人员跟在收获机后方快速拾捡。 一颗颗马铃薯破土而出。   “今年我们共种植1300亩马铃薯,其中1000亩为原种田、300亩为商品薯,主打‘青薯9号’和‘青薯10号’。每日用工约70人,日采收量100多吨,计划月底完成全部...
    Time:2025年10月17日 09:02:29  Read:11℃
  • 三季度全省各级消协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2万余元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省消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全省消费投诉分析报告。三季度,全省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和12315分转消费者投诉13870件,解决10236件,解决率73.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2万余元。其中,商品类投诉9361件,服务类投诉4053件,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投诉456件。   据数据分析,消费者对食品与餐饮服务、房屋售卖与装修、家用电子电器商品投诉问题较为集中。在食品与餐饮服务方面,部分经营者存在未执行明码标价、服务质量低劣、食品安全有隐患,收费不合理等现象。房屋售卖与装修领域维权难,部分经营者存在未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房屋产权信息、...
    Time:2025年10月17日 09:01:58  Read:11℃
  • 青海西宁市护苗2025绿书签行动顺利举行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10月16日,由省委宣传部、西宁市委宣传部主办,团市委、市教育局、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西宁市护苗2025绿书签行动在城北区陶昕学校举行。本次活动以“汇聚你我力量 共护健康成长”为主题,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提升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为他们的纯净心灵筑起一道坚实的“精神防护林”。   活动现场播放了“护苗”主题宣传视频《守一扇心窗》,以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守护青少年精神净土的理念。在赠书仪式上,相关领导为学生代表赠送图书,这些书籍将成为学生们的优质学习伙伴,为其健康成长注入知识力量。陶昕学校学生代表上台发言,以童真视角...
    Time:2025年10月17日 09:01:31  Read:7℃
  • 【辉煌“十四五” 改革谱新篇】每月一地:产业“四地”中心城市建设“加速器”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十四五”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又将扬帆启航。   展开“十四五”这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每一个节点都让人铭记,每一处着墨都令人振奋。   这是一段意义非凡的时代征程——   “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创新服务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产业“四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青海推动高质量发展擘画的重大战略,是青海“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重大任务和重要抓手。   这是一座逐梦未来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省会城市,西宁深知,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
    Time:2025年10月17日 09:01:18  Read:8℃
关于我们
青海之声是一个专注于分享青海本地资讯的独立信息平台,我们并非官方媒体,但致力于通过精选内容和多元视角,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地域信息与文化观察。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19-2025 青海之声 (qhradio.com). Powered by QHRADIO. All rights reserved.